今天的长江解读继续聚焦“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我们邀请湖北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为大家解读《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今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环境地整治,目前已经有近200座饮用水源地内的违规建筑、非法码头被拆除。
湖北省环保厅 厅长 吕文艳
省政府组织了七个督查组,对全省137个县级以上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清查。清查出的问题是234个,对这234个问题逐一地销号来进行整改。
湖北出台《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年底前全面清理整治,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建立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效机制。
湖北省环保厅 厅长 吕文艳
包括饮用水源地严格保护管理的机制,还有我们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包括预警和应急的机制,另外还有监测信息共享的机制等等。
目前,湖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难点主要在农村地区。这次专项治理,首先要清理排查“百吨千人”、 “千吨万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情况,保障 乡镇、农村的饮水的安全。
湖北省环保厅 厅长 吕文艳
划就是要检查县级饮用水源地是否按照法律的规定,划定了饮用水的保护区;立就是看看是不是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了明确的地理的界标和一些警示标志 ;治就是要检查在饮用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发现的这些问题要进行整治。
《方案》另一大亮点是,首次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同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
湖北省环保厅 厅长 吕文艳
实行台账式销号管理,把这个信息向社会公开,要让公众来监督有关环保的情况和整改完成的情况。
维护饮水安全就是维护群众利益
(点击视频观看)
水,是长江之魂,也关系沿江4亿人的生活质量。重视饮水安全就是重视民生,维护饮水安全就是维护群众利益,需要雷厉风行的行动。从短期来看,要迅速清理水源保护区内的违规建筑;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产品质量监督者的职责,把好饮水安全的总闸门。湖北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定能护群众一汪碧水、一泓清泉。